“刺点(PUNCTUM)”的意象构建
Abstract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讨论摄影的著作《明室》中把照片的意义分为“意趣”(STUDUM)和“刺点”(PUNCTUM),进而试图在社会功能以及个人情感上对作品进行审视和区别。今天,在商业传播大行其道的现代图像体系,带有“刺点”式细节的作品往往因其创作的偶然性与意义的颠覆性难以广泛进入公众审美视野。但若是立足影像叙事和社会记忆加以分析,对“刺点”的探讨显然已成为一种必要。在本文引例的独立纪录短片《Metro》中,艺术家尝试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寻求影像中“刺点”意象构建的可能性:其一,“刺点”将以往囿于个体指涉的影像扩大为和人类学研究互为解释的艺术文本,从而达到对影像社会性的赋权。其二,“刺点”通过其拓展的力量引导观众跳脱图像文本,甚至打破图像简单的“能指”地位,形成观者心中的新意象;其三,“刺点”通过参与于观者与文本对话的“文本空白”,构建了其统摄影像意义的理论氛围。此外,通过对细节的选择,配合空间切换的“阈值”,使得“PUNCTUM” 更富表现力,在情感意义上引导观者对城市文明中集体记忆、文化认知和身份意识进行思考。